虚与委蛇的成语故事

拼音xū yǔ wēi yí
基本解释待人处事没有真心诚意;只在表面敷衍应酬。虚:表面的;委蛇:随便应顺;敷衍。
出处先秦 庄周《庄子 应帝王》:“乡吾示之以未始出吾宗,吾与之虚而委蛇。”
虚与委蛇的典故
战国时期,列子是壶子的学生,学习老庄之道,后来他遇到郑国的神巫季咸,就把他介绍给壶子。他们在一起开始斗法比高低,壶子跟季咸虚与委蛇,让他感到难以捉摸,就落荒而逃。列子刻苦学习,修炼老庄之道,终于达到忘我的境界。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虚与委蛇)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骨肉分离 |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30卷:“谁知死后缠绵,恩变成仇,害得我骨肉分离,死无葬身之地,我好苦也!我好恨也!” |
芒刺在背 | 东汉 班固《汉书 霍光传》:“宣帝始立,谒见高庙,大将军光从骖乘,上内严惮之,若有芒刺在背。” |
昂首挺胸 | 《上饶集中营 浩气长存》:“个个视死如归,坚贞不屈,昂首挺胸站在那里。” |
神出鬼入 | 《淮南子 兵略训》:“善者之动也,神出而鬼行。” |
闭关自守 | 东汉 班固《汉书 王莽传》:“闭门自守,又坐邻伍铸钱挟铜,奸吏因以愁民。” |
藏形匿影 | 《邓析子 无厚》:“君者,藏形匿影,群下无私。” |
挖空心思 | 清 俞万春《荡寇志》:“今此贼挖空心思,用到如许密计,图我安如泰山之郓城。” |
海底捞月 |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27卷:“先前的两个轿夫,却又不知姓名住址,有影无踪,海中捞月,眼见得一个夫人送在别处去了。” |
形影相吊 | 三国 魏 曹植《上责躬诗表》:“形影相吊,五情愧赧。” |
本末倒置 | 金 无名氏《绥德州新学记》:“而牧之者当奉教化宣之于民……然非知治之番,则亦未尝不本末倒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