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察秋毫,不见舆薪的成语故事

拼音míng chá qiū háo,bù jiàn yú xīn
基本解释目光敏锐,可以看清鸟兽的毫毛,而看不到一车柴草。比喻为人精明,只看到小节,看不到大处。
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梁惠王上》:“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
暂未找到成语明察秋毫,不见舆薪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明察秋毫,不见舆薪)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老实巴交 | 徐光耀《平原烈火》:“一个一个心慈面善,全是老实巴交的。” |
如履薄冰 | 《诗经 小雅 小旻》:“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
野心勃勃 | 清 陈天华《狮子吼》:“这一位大帝野心勃勃,就想把世界各国尽归他的字下。” |
众喣山动 | 明 李东阳《余肃敏公传》:“役未及兴,而众喣山动。” |
雪兆丰年 |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三回:“古人云:‘雪兆丰年’。” |
半吊子 | 丁玲《我所认识的瞿秋白同志》:“他却说自己是‘半吊子文人’,也是一种夸大,是不真实的。” |
色中饿鬼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45回:“一个字便是僧,两个字是和尚,三个字鬼乐官,四字色中饿鬼。” |
惊鸿艳影 | 清·王韬《鹃红女史》:“遥见楼头有一女子凭栏临波凝睇,素妆淡服,丰神绝世,惊鸿艳影,湖水皆香。” |
度己失期 | |
各尽所能,按劳分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