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合取容的成语故事

拼音tōu hé qǔ róng
基本解释奉承迎合别人,使自己能苟且地生活下去。同“偷合苟容”。
出处《史记 白起王翦列传论》:“偷合取容,以至圽身。”
偷合取容的典故
战国末期,秦国逐步消灭了六国,统一了中国,大将白起与王翦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白起用兵如神威震天下,后因不能迎合秦王与范雎被逼自杀。王翦则在统一大功告成时偷合取容,告老还乡,被秦王封为武成侯,安享天年。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偷合取容)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心灰意懒 | 元 乔吉《玉交枝 闲适》曲:“不是我心灰意懒,怎陪伴愚眉肉眼?” |
满满当当 |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23回:“原来银包不大,止那七两多银子已是包得满满当当的了,那里又包得这十两银子去?” |
夸大其词 | 《宋史 王祖道传》:“蔡京开边,祖道欲乘时徼富贵,诱王江酋、杨晟免等使纳士,夸大其辞。” |
价值连城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廉颇蔺相如列传》:“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
长江后浪推前浪 | 元 王子一《误入桃源》第二折:“水呵抵多少长江后浪推前浪,花呵早则一片西飞一片东,岁月匆匆。 |
目不转睛 | 晋 杨泉《物理论》:“子义燃烛危坐通晓,目不转睛,膝不移处。” |
一尺水翻腾做一丈波 | 元 无名氏《争报恩》第三折:“那妮子一尺水翻腾做一丈波,怎当他只留支剌信口开合。” |
推三阻四 | 元 无名氏《鸳鸯被》第一折:“非是我推三、推三阻四;这事情应难、应难造次。” |
倒悬之危 | 《孟子 公孙丑上》:“当今之时,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如解倒悬也。 |
鱼死网破 | 《杜鹃山》第五场:“他就是张网捕鱼,我也拼他个鱼死网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