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解释 |
身无分文 |
形容非常贫穷。 |
亭亭玉立 |
形容身材硕长秀美的女子或挺拔奇丽的花木。亭亭:高耸直立的样子;玉立:比喻身材高而美丽。 |
用智铺谋 |
运用智力,设谋略。亦作“用计铺谋”。 |
自怨自艾 |
原指自己悔恨;自己改正。现形容悔恨交加。怨:悔恨;艾:割草;改正。 |
白费心机 |
白费心思,形容徒劳无益。 |
南辕北辙 |
想往南而车子却向北行。比喻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 |
将功补过 |
将:拿;补:补偿。用功劳补偿过错。 |
饿虎吞羊 |
饥饿的老虎活吞一只羊羔。比喻迅猛贪婪。 |
反老还童 |
反:回。由衰老恢复青春。形容老年人充满了活力。 |
亲上成亲 |
谓原是亲戚,又再结姻亲。 |
暴取豪夺 |
豪:强横。用暴力劫夺。 |
识字知书 |
谓有文化知识。 |
前脚后脚 |
比喻紧跟着。 |
自命不凡 |
自称自己不平常(凡:平凡;平常)。形容自高。 |
俭以养德 |
节俭有助于养成质朴勤劳的德操。 |
发号施令 |
发、施:发布;下达;号:号令、命令。发布命令;下达指示;进行指挥。 |
分路扬镳 |
扬镳:指驱马前进。分路而行。比喻目标不同,各走各的路或各干各的事。 |
三十三天 |
佛教称欲界第六天为三十三天,即忉利天。后形容最高的地方。 |
定国安邦 |
邦:国家。治理和保卫国家,使国家安定稳固。 |
龙驭上宾 |
亦作“龙御上宾”。《史记·封禅书》:“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涘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馀人,龙乃上去。”后因用“龙驭上宾”为皇帝之死的讳饰语。意为乘龙升天,为天帝之宾。 |
学而优则仕 |
优:有余力,学习了还有余力,就去做官。后指学习成绩优秀然后提拔当官。 |
人面狗心 |
①《晋书·苻朗载记》:“朗曰:‘吏部为谁,非人面而狗心,狗面而人心兄弟者乎?’王忱丑而才慧,国宝美貌而才劣于弟,故朗云然。”后因以“人面狗心”比喻容貌美好而才学低下的人。②犹言人面兽心。 |
刚愎自用 |
刚:强硬。愎:固执;任性。刚愎:倔强固执;不接受别人的意见。自用:自以为是。固执任性;自以为是。 |
荡然无余 |
荡:洗涤;荡然:干净的样子。全都毁坏,消失尽净。形容原有的东西完全失去或毁坏。 |
横拖倒扯 |
犹横拖倒拽。 |
无所用心 |
用心:动脑筋。指不动脑筋;什么事情都不关心。 |
超凡入圣 |
凡:凡人;普通人。超越凡俗;进入圣贤境界。后来多指学术、技艺、修养达到登峰造极的境界。 |
钜学鸿生 |
学识渊博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