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礼
词语解释
典礼[ diǎn lǐ ]
⒈ 隆重地举行的仪式。
例开学典礼。
英ceremony; celebration;
引证解释
⒈ 制度礼仪。
引《易·繫辞上》:“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以行其典礼。”
《后汉书·延笃传》:“朝则诵 羲文 之《易》, 虞 夏 之《书》,歷 公旦 之典礼,览 仲尼 之《春秋》。”
宋 司马光 《稷下赋》:“修先王之典礼,践大圣之规模,德被品物,威加海隅。”
《元典章·兵部三·铺马》:“为治之道必先信其赏罚之道,尤宜重其典礼。”
⒉ 指某些隆重仪式。
引《清史稿·礼志八》:“二月, 文华殿 成,举行典礼。”
赵树理 《登记》四:“隔了一天,区公所通知村公所,说 小晚 和 艾艾 的婚姻是模范婚姻,要村里把结婚的日期报一下,到那时候区里的干部还要来参加他们的结婚典礼。”
⒊ 掌管礼仪。
引《孔子家语·五帝德》:“﹝ 帝尧 ﹞富而不骄,贵而能降, 伯夷 典礼, 夔 龙 典乐。”
《史记·郑世家》:“夫 齐,姜 姓, 伯夷 之后也, 伯夷 佐 尧 典礼。”
⒋ 指掌管礼仪之官。 周 时为太史。
引《礼记·王制》:“命典礼考时月,定日,同律,礼,乐,制度,衣服,正之。”
孔颖达 疏:“典礼之官,於 周 则太史也。”
国语辞典
典礼[ diǎn lǐ ]
⒈ 公开且庄重的仪式。
例如:「每年元旦,总统府前都会举行升旗典礼。」
近仪式
⒉ 典法礼仪。
引《易经·系辞上》:「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以行其典礼。」
《文选·曹植·七启八首之八》:「赞典礼于辟雍,讲文德于明堂。」
⒊ 职官名。掌管礼仪,清末有典礼院,由礼部改设。
最近近义词查询:
竟然的近义词(jìng rán)
通知的近义词(tōng zhī)
是以的近义词(shì yǐ)
注册的近义词(zhù cè)
前面的近义词(qián miàn)
质朴的近义词(zhì pǔ)
安排的近义词(ān pái)
合法的近义词(hé fǎ)
声威的近义词(shēng wēi)
写作的近义词(xiě zuò)
林林总总的近义词(lín lín zǒng zǒng)
长命百岁的近义词(cháng mìng bǎi suì)
恶毒的近义词(è dú)
大小的近义词(dà xiǎo)
断绝的近义词(duàn jué)
胡同的近义词(hú tóng)
提醒的近义词(tí xǐng)
文明的近义词(wén míng)
刻苦的近义词(kè kǔ)
黎民的近义词(lí mín)
实在的近义词(shí zài)
调动的近义词(diào dòng)
放弃的近义词(fàng qì)
依靠的近义词(yī kào)
防御的近义词(fáng yù)
更多词语近义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