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约
词语解释
隐约[ yǐn yuē ]
⒈ 困厄;俭约。谓义深而言简。大约;约略。依稀不明貌。
引证解释
⒈ 困厄;俭约。
引《庄子·山木》:“夫丰狐文豹,栖於山林,伏於巖穴,静也;夜行昼居,戒也;虽飢渴隐约,犹旦胥疏於江湖之上而求食焉,定也。”
陈鼓应 注:“隐约含有逼困之意。”
《楚辞·严忌<哀时命>》:“居处愁以隐约兮,志沉抑而不扬。”
王逸 注:“言己放於山泽,隐身守约。”
《后汉书·赵典传》:“典 少篤行隐约,博学经书。”
李贤 注:“隐,静也。约,俭也。”
宋 曾巩 《学舍记》:“予之卑巷穷庐,冗衣礱饭,芑莧之羹,隐约而安者,固予之所以遂其志而有待也。”
⒉ 谓义深而言简。
引《史记·太史公自序》:“夫《诗》《书》隐约者,欲遂其志之思也。”
司马贞 索隐:“谓其意隐微而言约也。”
张守节 正义:“《诗》《书》隐微而约省者, 迁 深惟欲依其隐约而成其意志也。”
宋 欧阳修 《谢氏诗序》:“希孟 之言,尤隐约深厚,守礼而不自放。”
⒊ 依稀不明貌。
引南朝 梁 何逊 《初发新林》诗:“帝城犹隐约,家国无处所。”
唐 韩愈 《次硖石》诗:“试凭高处望,隐约见 潼关。”
洪深 《赵阎王》第二节第三幕:“这已在林子中,远处鼓声隐约可闻。”
国语辞典
隐约[ yǐn yuē ]
⒈ 不分明的样子。
引宋·苏轼〈和陶止酒〉诗:「望道虽未济,隐约见津涘。」
《薛仁贵征辽事略》:「仰射笠子一箭,复起去,用连珠箭,笠子入青霄之内,隐约如寒星之象。」
反明显 分明 清楚
⒉ 意义深微而言词简略。
引《史记·卷一三〇·太史公自序》:「夫诗书隐约者,欲遂其志之思也。」
⒊ 穷困不得志。
引《文选·曹丕·典论论文》:「故西伯幽而演易,周旦显而制礼,不以隐约而弗务,不以康乐而加思。」
唐·韩愈〈闵已赋〉:「昔颜氏之庶几兮,在隐约而平宽。」
最近近义词查询:
呈现的近义词(chéng xiàn)
年岁的近义词(nián suì)
出身的近义词(chū shēn)
技术的近义词(jì shù)
律师的近义词(lǜ shī)
武断的近义词(wǔ duàn)
吹打的近义词(chuī dǎ)
关联的近义词(guān lián)
商铺的近义词(shāng pù)
河边的近义词(hé biān)
明亮的近义词(míng liàng)
乡下的近义词(xiāng xià)
盘算的近义词(pán suàn)
不妨的近义词(bù fáng)
频频的近义词(pín pín)
号角的近义词(hào jiǎo)
正路的近义词(zhèng lù)
声誉的近义词(shēng yù)
亲热的近义词(qīn rè)
字据的近义词(zì jù)
冬眠的近义词(dōng mián)
纯粹的近义词(chún cuì)
都邑的近义词(dū yì)
毕业的近义词(bì yè)
玩具的近义词(wán jù)
更多词语近义词查询
相关成语
- hé nán河南
- sè pǔ色谱
- cháng fāng tǐ长方体
- wū wū shēng呜呜声
- zōng zhǔ quán宗主权
- tiān fāng guó天方国
- yì tóng异同
- lì yán力言
- měi yàn美艳
- diàn xiǎo èr店小二
- kǎn tǔ màn砍土镘
- yī lún一轮
- cāo zuò xì tǒng操作系统
- bù zhī bù jué不知不觉
- zhū cǎo朱草
- yào shuǐ药水
- tuō yí脱遗
- cí yán yì zhèng词言义正
- bǎi suì百岁
- tì guāng tóu剃光头
- zhèng xuán郑玄
- dà zuò大作
- mù fá木筏
- qīng cǎo zhàng青草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