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耳并重
口耳并重 (口耳並重 ) 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kǒu ěr bìng zhòng,口耳并重是中性词。。。。

拼音读音
拼音kǒu ěr bìng zhòng
怎么读
注音ㄎㄡˇ ㄦˇ ㄅ一ㄥˋ ㄓㄨㄥˋˊ
繁体口耳並重
出处鲁迅《彷徨·肥皂》:“好容易给他进了中西折中的学堂,英文又专是‘口耳并重’的。”
例子好容易给他进了中西折中的学堂,英文又专是“口耳并重”的。(鲁迅《彷徨 肥皂》)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对说和听的训练同等重视。
※ 成语口耳并重的拼音、口耳并重怎么读由字海查成语大全提供。
在线汉字转拼音
※ 与(口耳并重)相关的成语及拼音:
笑骂由他笑骂,好官我自为之 | 指为官声名很坏,任凭人们笑骂,还是泰然自若当自己的官。 |
自我批评 | 自己批判自己的缺点等。 |
日日夜夜 | 每天每夜。形容延续的时间长。 |
举世混浊 | 举:全。混浊:不清明。世上所有的人都不清不白。比喻世道昏暗。 |
栋梁之材 | 可以做屋栋房梁的材料。比喻能够担当重任的人。 |
动荡不定 | 荡:摇动。动荡摇摆,不安定。形容局势不稳定,不平静。 |
言而无信 | 信:信用。说话不算数;没有信用。原作“言而不信”。 |
目不忍见 | 形容景象极其悲惨。同“目不忍视”。 |
走南闯北 | 指走过南方北方不少地方。也泛指闯荡。 |
婆婆妈妈 | 形容人动作琐细,言语罗唆。也形容人感情脆弱。 |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 谚语。比喻只要有决心,肯下功夫,多么难的事也能做成功。 |
舞刀跃马 | 挥舞刀枪,纵跃战马。比喻奋勇作战。 |
一鼓作气 | 一鼓:第一次击鼓;作:振作;气:士气。作战时第一次敲鼓可以鼓起战士的锐气。比喻趁劲足时一下子把事情完成。 |
纵横天下 | 在天下任意往来,没有阻挡。 |
顾景惭形 | 看着身影,对自己的形体感到羞愧。谓自认不配享受某种荣誉、称号等而感到惭愧。 |
从天而降 | 天上掉下来的。 |
一尺水翻腾做百丈波 | 比喻说话夸大之极。同“一尺水翻腾做一丈波”。 |
鸡口牛后 | 宁愿做小而洁的鸡嘴,而不愿做大而臭的牛肛门。比喻宁在局面小的地方自主,不愿在局面大的地方听人支配。 |
狂风暴雨 | 大风大雨。比喻声势猛烈或处境险恶。 |
河山之德 | 《诗·墉风·君子偕老》:“委委佗佗,如山如河,象服是宜”。陆德明释文:“《韩诗》云:德之美貌”。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如山凝然而重,如河渊然而深,皆以状德容之美”。后以《河山之德》形容妇人德容之美。 |
走过场 | 形容办事只在形式上过一下,却不实干。 |
沉鱼落雁 | 沉:使下沉;落:使落下。原指女子貌美;使游鱼下沉;使飞雁降落;不敢与之比美。后来形容女子容貌美丽动人。 |
势在必行 | 行:做。从事情发展的趋势看,必须采取行动。 |
搬弄是非 | 搬弄:挑拨;是非:指口舌纷争。把别人的话搬来弄去;有意从中挑拨是非出来。 |
慢条斯理 | 形容说话做事动作缓慢;不慌不忙。 |
服气吞露 | 服气:导引之术,即气功。指修炼道术。 |
朝升暮合 | 零碎卖米。形容生活困难。 |
烟消云散 | 消:消失;散:散去。像烟雾和云气一样消散。比喻消失得无影无踪。也作“云消雾散”。 |
最近成语拼音查询:
更多成语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