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陶游斜川正月五日,与儿子过出游作
[宋代]:苏轼
谪居澹无事,何异老且休。
虽过靖节年,未失斜川游。
春江渌未波,人卧船自流。
我本无所适,泛泛随鸣鸥。
中流遇洑洄,舍舟步层丘。
有口可与饮,何必逢我俦。
过子诗似翁,我唱而轧酬。
未知陶彭泽,颇有此乐不。
问点尔何如,不与圣同忧。
问翁何所笑,不为由与求。
谪居澹無事,何異老且休。
雖過靖節年,未失斜川遊。
春江渌未波,人卧船自流。
我本無所适,泛泛随鳴鷗。
中流遇洑洄,舍舟步層丘。
有口可與飲,何必逢我俦。
過子詩似翁,我唱而軋酬。
未知陶彭澤,頗有此樂不。
問點爾何如,不與聖同憂。
問翁何所笑,不為由與求。
唐代·苏轼的简介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苏轼共有诗(2851篇)
宋代:
释宝昙
我自归帆急鼓催,君先一骑抗尘回。
谁知北海樽罍底,亲见东轩长老来。
我自歸帆急鼓催,君先一騎抗塵回。
誰知北海樽罍底,親見東軒長老來。
宋代:
晁补之
李公素誉压朝端,曾溯龙门鬣未乾。虽愧彭宣惟赐食,未惭贡禹亦弹冠。
李公素譽壓朝端,曾溯龍門鬣未乾。雖愧彭宣惟賜食,未慚貢禹亦彈冠。
清代:
蒋士铨
别燕云软红尘土,板舆一两轻御。梦魂先到江南岸,画取尚书词句。
红几数、待小建,花坊碎锦亲题署。黄莺相遇,认旧日使君,朱陈村里,乍暖劝农路。
别燕雲軟紅塵土,闆輿一兩輕禦。夢魂先到江南岸,畫取尚書詞句。
紅幾數、待小建,花坊碎錦親題署。黃莺相遇,認舊日使君,朱陳村裡,乍暖勸農路。
宋代:
韩亿
紫菊披香碎晓霞,年年霜晚赏奇葩。
嘉名自合开仙府,丽色何妨夺锦砂。
紫菊披香碎曉霞,年年霜晚賞奇葩。
嘉名自合開仙府,麗色何妨奪錦砂。
明代:
傅圭
案牍劳终日,何如此职清。坐谈惟往圣,环立有书生。
棘院频抽句,贤关久擅名。尽心期报国,端不负生平。
案牍勞終日,何如此職清。坐談惟往聖,環立有書生。
棘院頻抽句,賢關久擅名。盡心期報國,端不負生平。
明代:
卢龙云
文武声华并起予,翩翩丽藻照茅居。不缘净土能持法,那得丛林见异书。
文武聲華并起予,翩翩麗藻照茅居。不緣淨土能持法,那得叢林見異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