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影 题伯沆师孤雁图
[近现代]:陈方恪
西风渐紧。对暮天杳霭,云意低暝。倦羽催归,迢递烟程,凄凉说与秋景。
寒山占断相思路,盼不到、书题斜整。怅玉楼、缥缈香深,合是酒消人醒。
还忆长门影暗,怨啼似诉语,封泪鸳枕。渭水波声,几点斜晖,换了唐宫金镜。
苍茫别下汀洲去,任瑟瑟、秋江淘尽。更那知、梦稳霜葭,自有寒心难省。
西風漸緊。對暮天杳霭,雲意低暝。倦羽催歸,迢遞煙程,凄涼說與秋景。
寒山占斷相思路,盼不到、書題斜整。怅玉樓、缥缈香深,合是酒消人醒。
還憶長門影暗,怨啼似訴語,封淚鴛枕。渭水波聲,幾點斜晖,換了唐宮金鏡。
蒼茫别下汀洲去,任瑟瑟、秋江淘盡。更那知、夢穩霜葭,自有寒心難省。
唐代·陈方恪的简介
陈方恪(1891—1966)字彦通,斋号屯云阁、浩翠楼、鸾陂草堂。江西义宁(今修水)人,陈三立第四子,陈寅恪弟,在家族中排行第七,故人又称其为“陈家老七”、“彦老七”。光绪十七年(1891)11月15日出生于祖父陈宝箴武昌湖北布政使衙署内。受家学影响,从小习诗词文章,传承散原老人文脉。师从陈锐、周大烈、王伯沆等名士,又得梁鼎芬、沈曾植、樊增祥、朱古微、郑文焯、陈衍、郑孝胥等诗词名家点拨,诗名在其兄陈衡恪、陈隆恪、陈寅恪之上。陈方恪大半生风流倜傥,名士气派十足,他被著名作家章品镇称为“金陵最后一个贵族”。
陈方恪共有诗(135篇)
宋代:
刘克庄
翁已鞭鸾上九霄,此郎虽小亦清标。
斯文尚有嫡传在,每见能令人意消。
翁已鞭鸾上九霄,此郎雖小亦清标。
斯文尚有嫡傳在,每見能令人意消。
明代:
张以宁
今代高人张师夔,茧纸画出紫阳诗。青山娟娟洗宿雾,绿树粲粲含朝曦。
孤篷高卷在沙脚,一叟独坐閒支颐。返思前夜风雨恶,满蓑白雨飞淋漓。
今代高人張師夔,繭紙畫出紫陽詩。青山娟娟洗宿霧,綠樹粲粲含朝曦。
孤篷高卷在沙腳,一叟獨坐閒支頤。返思前夜風雨惡,滿蓑白雨飛淋漓。
:
石任之
神山消息讯东风。守到梅花色是空。又借转身春一搦,烈花柔酿想奇功。
神山消息訊東風。守到梅花色是空。又借轉身春一搦,烈花柔釀想奇功。
明代:
杨士奇
丹崖翠岭接岧峣,万骑交驰不惮遥。前队綵旄穿碧树,中军黄幄丽晴霄。
云藏网罟参差出,草合冈原逦迤烧。农事已閒脩武事,共怀词赋从銮镳。
丹崖翠嶺接岧峣,萬騎交馳不憚遙。前隊綵旄穿碧樹,中軍黃幄麗晴霄。
雲藏網罟參差出,草合岡原逦迤燒。農事已閒脩武事,共懷詞賦從銮镳。
近现代:
陈三立
寄命湖船带梦游,又依海客恋残秋。
楹书壁挂成千劫,波影花光聚一楼。
寄命湖船帶夢遊,又依海客戀殘秋。
楹書壁挂成千劫,波影花光聚一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