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村五绝
[宋代]:苏轼
竹篱茅屋趁溪斜,春入山村处处花。
无象太平还有象,孤烟起处是人家。
烟雨濛濛鸡犬声,有生何处不安生。
但教黄犊无人佩,布谷何劳也劝耕。
老翁七十自腰镰,惭愧春山笋蕨甜。
岂是闻韵解忘味,迩来三月食无盐。
杖藜裹饭去匆匆,过眼青钱转手空。
赢得儿童语音好,一年强半在城中。
窃禄忘归我自羞,丰年底事汝忧愁。
不须更待飞鸢坠,方念平生马少游。
竹籬茅屋趁溪斜,春入山村處處花。
無象太平還有象,孤煙起處是人家。
煙雨濛濛雞犬聲,有生何處不安生。
但教黃犢無人佩,布谷何勞也勸耕。
老翁七十自腰鐮,慚愧春山筍蕨甜。
豈是聞韻解忘味,迩來三月食無鹽。
杖藜裹飯去匆匆,過眼青錢轉手空。
赢得兒童語音好,一年強半在城中。
竊祿忘歸我自羞,豐年底事汝憂愁。
不須更待飛鸢墜,方念平生馬少遊。
唐代·苏轼的简介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苏轼共有诗(2851篇)
清代:
陈维崧
今夜清辉漾。想月殿、菱花出匣,一轮初上。万户千门连碧海,处处钩帘倚幌。
只少我、一人凝望。多谢东邻遗粔籹,恰分明、掬取团圆样。
今夜清輝漾。想月殿、菱花出匣,一輪初上。萬戶千門連碧海,處處鈎簾倚幌。
隻少我、一人凝望。多謝東鄰遺粔籹,恰分明、掬取團圓樣。
近现代:
周岸登
絮云翳日,烟柳断肠,羁游怕寻芳路。徐步青溪,不见春波照窥户。
愁红舞,哀燕语。漫笑我、老怀空负。念佳丽,藉甚当年,忏情无绪。
絮雲翳日,煙柳斷腸,羁遊怕尋芳路。徐步青溪,不見春波照窺戶。
愁紅舞,哀燕語。漫笑我、老懷空負。念佳麗,藉甚當年,忏情無緒。
元代:
郝经
二马飘飘万里来,玉花萧飒上金台。风生两耳云霄近,电掣双瞳日月开。
渥水虎文连杀气,大宛龙种绝氛埃。将军正欲成勋业,看汝骁腾展骥才。
二馬飄飄萬裡來,玉花蕭飒上金台。風生兩耳雲霄近,電掣雙瞳日月開。
渥水虎文連殺氣,大宛龍種絕氛埃。将軍正欲成勳業,看汝骁騰展骥才。
:
李子酉
纱窗春睡朦胧著。相见尚怀相别恶。梦随城上角声残,泪逐楼前花片落。
东风不解吹愁却。明月几番乖后约。当时惟恐不多情,今日情多无处著。
紗窗春睡朦胧著。相見尚懷相别惡。夢随城上角聲殘,淚逐樓前花片落。
東風不解吹愁卻。明月幾番乖後約。當時惟恐不多情,今日情多無處著。